徐绍峰
“加特林”烟花成网红,让人领教了创意叠加互联网传播效应,会让一款产品变得有多抢手。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加特林”烟花一炮走红,成为春节期间炙手可热的烟花产品,“加特林”烟花甚至冲上热搜。
(资料图)
成本仅仅几十元的“加特林”烟花,借着互联网传播效应,身价陡增,卖到了几百元,甚至还买不到,想想都匪夷所思。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一家面临倒闭的烟花厂家,因为卖“加特林”烟花,直接活了过来。
“加特林”烟花有什么过人之处?
“加特林”烟花的走红,抓住了两点。
一是创意。虽然“加特林”烟花本质上不过是采用十几支或几十支连珠吐珠类烟花组合而成的一类小型“组合烟花”,但正是这种创意组合,突破了传统烟花形象,让人耳目一新,倍感新奇。枪迷都知道加特林机枪很厉害,这种联想,自然激发起人们的好奇心,都想看看“加特林”烟花效果如何,这极大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
二是网络传播效应。很多人知道“加特林”烟花,是看了网络视频,觉得很新奇,很好玩,很刺激,于是,有样学样,不少人也跟着买一支,并且边放边拍视频,然后再发布到网上。于是,“加特林”烟花在互联网上快速传播,迅速成为网红,激发了更多人的购买欲。
类似成功例子,此前出现在干果市场。
此前,大家吃干果,都是一袋一个品种。后来有人创意,把八种或者十种干果混合装在一个小袋子里,并通过互联网传播其养生作用。于是,搭上养生概念的混合干果迅速爆红,刺激了消费者购买欲,并使这种产品成了干果市场销售的主流产品。
虽然,这些创意没什么科技含量,但成功了,有的企业甚至借此成了上市公司。
显然,互联网时代的营销,要将一款产品打造成爆品甚至是网红产品,不仅要有创意,更要会借力互联网传播效应,让消费者不自觉地成为二次或三次传播者,达到一款产品快速扩散的目的。
借力网络传播效应的经典例子,还有2022年最受欧美读者欢迎的作家科琳·胡佛的作品。去年一年,科琳·胡佛的书卖出了1430万册,这个数量非常惊人。
科琳·胡佛是怎么做到的?她的书为何如此大受欢迎?
《Slate》杂志的文章认为,社交媒体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BookTok是社交媒体Tiktok上人气最高的读书话题,目前拥有超过1000亿浏览量,科琳便是#BookTok中最常被提及的作家之一。科琳·胡佛的小说《莉莉的选择》,之所以能成为2022年最畅销英文小说,就是因为有大量读者在#BookTok上发布了关于这本书的讨论。也就是说,科琳·胡佛的书成了#BookTok上读者经常谈论的话题之一。成了话题,想参与讨论,就得先看看原著,于是参与这个话题讨论的人纷纷购买原著,推动了原著销量大涨。这个例子足以说明,互联网的传播效应,一旦爆发,威力有多大。
创意叠加互联网传播效应的营销方式,不仅适用于消费产品,也适用于商业银行的产品营销。比如,有的商业银行春节期间搞“游子返乡,报销车票”活动。这个活动很有创意,如果在互联网传播上动点脑筋,变成话题,活动就会非常有名,也会吸引更多流量,最终引来更多当地返乡人员关注并参与。
好的创意叠加网络传播效应,不仅可以少花钱,效果也出人意料,值得商业银行在营销中学习借鉴。
新春走基层丨坚守岗位释初心一名普通村干部的牵挂与乡愁
近期,多家上市券商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整体来看,这些公司的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甚至有些公司还出现大额亏损的情况。从目前的情况
“西北狼”陕西长安竞技公布新赛季套票发售方案,首增创始终身会员
1月30日,大盘全天高开后震荡有所回落,三大指数均上涨迎兔年开门红。两市成交额10621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130亿。截至收盘,沪指涨0 14%,深
上世纪60年代进行的农业第一次绿色革命是指?这是蚂蚁新村小课堂5月14日的问题,答对即可获得3个村民作为奖励,那么大家知
X 关闭
X 关闭
四川广安市48小时内将新改建一个8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 记者从今日(19日)中午召开的广安市疫情防控发布会上获悉,广安市应急指挥部决[+更多]
河南:6月底前实现“场所码”全覆盖 “场所码”是流调的关键,是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记者从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更多]
中新网上海5月19日电 (陈静 朱虹 丁国莲)记者19日获悉,中国学者的最新研究解释,证实了糖尿病的卵母细胞起源,揭示了糖尿病代际遗[+更多]
中新社合肥5月19日电 题:虚拟人走红“Z世代”:未来虚拟人懂情感有温度 中新社记者 张俊 俏皮可爱的虚拟人形象、顺畅自然的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