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深圳市天文台避开了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光污染。在这里,人们能用肉眼感受星夜的浩瀚与璀璨。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深圳新闻网2023年7月23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魏羽辰 实习生 龙姝君)湾区之夜,星光闪耀。在深圳东部,西涌国际暗夜社区的夜空闪烁着漫天繁星,这里是众多天文爱好者的聚集地,见证着深圳作为生态友好型城市的发展变化。7月22日,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深圳晚报承办的“山海连城 自然深圳”市民讲堂在深圳书城开讲,深圳市天文台天文部部长、西涌国际暗夜社区主要发起人梅林作为特邀嘉宾,现场为市民讲解天文知识,讲述深圳的“星空故事”。
在山海之外,星空同样珍贵。在本期市民讲堂上,西涌国际暗夜社区主要发起人梅林以“不要错过您该拥有的天文星空自然资源”为主题,从星轨观测与拍摄、流星雨的形成和类别、日月的运转与构造、精彩天象的观测四个方面分别讲解天文知识,向市民展示了众多天文爱好者拍摄的精美星空图片,并以视频展示了深圳地区观测到的流星雨奇景,引发市民的热烈讨论。
为探索超大型城市建设国际暗夜社区的新模式,深圳在全国范围内首创“星空自然资源”概念,为国内其他城市光环境保护及创建暗夜社区提供了实践参考。作为深圳市天文台的“拓荒牛”,梅林坚守天文观测、研究岗位十余年,守望着西涌以及周边地区的星空和山海,为保护深圳的暗夜生态和创建暗夜社区多年奔走一线。他在市民讲座中提到,银河在西涌可以用肉眼观测到,拍摄星空的各项设备也正在更新迭代,让观测星空不再有“门槛”。
深圳对星空的追求,从未止步。2021年,深圳西涌社区正式启动暗夜社区创建工作。经过两年的精心准备,2023年3月,深圳西涌社区正式成为我国首个国际暗夜社区,并力图打造“大湾区1小时星空银河圈”。为满足天文专业观测者、天文爱好者和市民的观星需求,西涌社区推出了西涌天文观测信号产品服务,并打造一系列天文观测、萤火虫观察等暗夜科普活动,其山海、天文、萤火虫等自然生态资源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前来,西涌暗夜社区已成为湾区瞩目的观星地标,承载着深圳人共同的天文梦想。
梅林认为,暗夜社区不仅可以带来生态价值,更能提升当地的文旅价值,建成独具特色的星空生活圈、暗夜文化区。目前,西涌社区已落地10个天文文旅项目,通过引进星空露营、天文摄影、国家级星空暗夜论坛等项目,塑造“暗夜经济”新业态。2022年暗夜天文相关的游客和活动数量同比增长500%以上,一批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正陆续开展建设。
走近星空,不止有专业的天文观测者。梅林向市民介绍,深圳的自然教育实践已经取得实质性成果,天文台、天文学会等机构和组织为市民提供了天文知识讲座、天文课程等理论课堂,深圳的博物馆、科教基地也设置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实践,市民白天可以用设备观察到太阳黑子,夜晚观测行星月球。
在讲座提问环节,许多市民争相提问天文知识,梅林表示,深圳市民的星空知识储备让他感到惊喜,这对于自然教育机构的现有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拓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圳在星空自然资源的概念传播上,还将有更多创新模式,让更多市民能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对天文事业的热爱,让“暗夜”与“星空”成为深圳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独特样本。
上一篇:为乡村振兴装上“数字引擎” ——重庆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中新网重庆7月26日电(梁钦卿)重庆市气象局26日中午发布暴雨Ⅲ级预警,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24日印发通知,从优化预约管理、强化弹性供给、推动
年轻有为,李虎翼和张峻豪将如何冲破一队稳定出场的壁垒?,张峻豪,李虎
今年以来,益阳市安化县委、县政府准确把握乡村振兴阶段性重点任务和安
2023年7月27日,潍柴动力发生了1笔大宗交易,总成交万股,成交金额亿元
X 关闭
X 关闭
四川广安市48小时内将新改建一个8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 记者从今日(19日)中午召开的广安市疫情防控发布会上获悉,广安市应急指挥部决[+更多]
河南:6月底前实现“场所码”全覆盖 “场所码”是流调的关键,是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记者从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更多]
中新网上海5月19日电 (陈静 朱虹 丁国莲)记者19日获悉,中国学者的最新研究解释,证实了糖尿病的卵母细胞起源,揭示了糖尿病代际遗[+更多]
中新社合肥5月19日电 题:虚拟人走红“Z世代”:未来虚拟人懂情感有温度 中新社记者 张俊 俏皮可爱的虚拟人形象、顺畅自然的肢[+更多]